找到相关内容64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

    ,而是教主为着众生背着世俗的黑锅,进而美化成一切的恶意批评,都是教主为社会赎罪。这一招是教主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绝招,将神圣与世俗摆在对决的场景中,引发众生对教主同情,进而共同的批判世俗,以维护教主在他们...

    郑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070842.html
  • 列子与佛经

    心怀忿怒,促敕侍者,  斩其头来,何以□眼视吾夫人,谓有恶意,色视不疑  。其父啼泣,泪出五行,长跪请命:『吾有一子,甚  重爱之,坐起进退,以解忧思。愚意不及,有是失耳  。假使杀者,我共当死。唯以加...

    萧登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171085.html
  • 台湾“新兴宗教”的现象商议

    开放宗教团体的登记,也遭来了许多的恶意批评与漫骂。由此可知,「新兴宗教」的课题长期以来,也是一种禁忌,其现象与事实缺乏普遍性讨论,造成不少的误解。这种宗教文化的困境,与台湾特殊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,有...

    郑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071182.html
  • 葛茵卡教授:佛陀:和平的使者

    banati attana, pacchā banati so pare。负面的情绪,诸如生气、憎恨、贪婪、恶意、嫉妒、自私及恐惧等等,使人不快乐,痛苦和凶暴。人变得焦躁不安。 当人焦躁不安时,他不会只将...

    葛茵卡 ( 印度国际内观学院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373332.html
  • 佛门中的“安居”犍度

    的宗教感情,心怀惭愧而不是恶意的去抨击。而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,有利于僧团的和乐共住,需要补充的可制定出来,作为寺规的一种来执行,这样既保持了佛法根本,又不失创新的活力,自然毗尼久住,佛教昌平。   [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8.html
  • 冯达文:理性与信仰

    再次和现实接触的结果,都启示着:一种敌对的不可测的恶意与一种仁慈的神意并存着,对于前者必须战胜,对于后者则当亲善。文化对于宗教的需求虽然是演生的和间接的。但宗教最后却是深深的生根于人类的基本需要,以及...

    冯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774828.html
  • 人生的思考

    成为有效的医生;在驱散悲伤的阴影方面,良好意愿无与伦比。一直生活在恶意、愤世嫉俗、怀疑及嫉妒的思想中,如同把自己拘禁于自建的监狱。一切都往好的方面想,心情愉快地对待一切,耐心地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—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2275772.html
  • 《智悲精滴》——末世众生现形

    各自的利益矛盾而勾心斗角、暗动干戈。与此相应,社会上也很少有人能真诚相待,大多数人在相互交往中都是互相戒备、互相损害。整个人群中到处都弥漫着尔虞我诈、恶意中伤的氛围。对此,我也生起了强烈的厌烦心。 另外...凶残暴虐之人非要被当作浑身充满英雄气概;而恶意中伤他人、搬弄是非者,世人反交口称赞他能言善辩、口才出众……现在的人本身就缺乏闻思修,因而又怎能辨别善恶? 其实,衡量一个出家僧众的标准只有一个,那就是看他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876317.html
  • 佛学常识

    稍不随意便生怨恨。三、痴,就是迷惑颠倒,不信因果。起心动念,去造这样的业,岂不是个恶意?若能不犯这三种恶业,才能称是‘意善’。 四谛(一)(二) 四谛(一) ‘谛’是真实道理,丝毫没错的意思,有‘苦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176413.html
  •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

    越是高傲,越是目空一切,内心越是脆弱,越是不堪一击,因为他不自信!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。我们应当明白,当我们一念自傲、一念轻蔑,一念恶意的挑剔、一念嫉妒或嗔恨、一念幸灾乐祸或侮慢生起的时候,正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776616.html